中国林学会(服务号)
中国林学会资讯(订阅号)
官网移动端

探索创新驱动助力新模式 服务地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陈幸良秘书长在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的讲话

本文发布于:
2017-04-15
来源:
办公室
阅读14725
推荐0
评论0

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林学会充分发挥学科领域齐全、专家队伍广泛、联系基层紧密的独特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工作,创建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为将学会服务功能落地,建设“永久性科技创新服务团队”探索了经验;建立中国林学会日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了新平台;创新与地方的多种合作模式,有力推动了科技人员下乡、林业精准扶贫;开展多项重大战略咨询,服务天然林保育、林下经济、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秦岭国家公园、大兴安岭生物灾害等重大问题;举办中国银杏节、中国杨树节、中国家具产业等高端学术研讨,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有力推动了地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特别是2015年,中国林学会在宁波市科协的支持下,依托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成立宁波服务站,积极探索学会创新助力服务新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实施林业乡土专家计划,打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农村基层存在大量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他们非常渴望国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予以解决。由于高层专家承担国家的科研任务多,很难在基层呆上很长时间。为解决基层缺专家、农民缺指导问题,利用学会的高层专家资源,培养若干批当地林业乡土专家,培养365天坚守岗位的“科技二传手”,使本地农民不出乡镇就能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江北区的乡土专家潘树增,开展滴灌工程、智能双层大棚等新技术推广,合作社面积从1600亩发展到万亩,带动周边农民增收。奉化市锦屏山水蜜桃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林海波,积极开展桃新品种引种试验,首创桃营养杯育苗技术,经常被附近的乡亲请去当“讲师”、做“导师”。目前全市已有13位农民被评为“乡土专家”。学会专家着重培训和提升“乡土专家”水平,农民和基层解决技术难题着重依靠“乡土专家”,有效解决学会的服务重点问题。

二是对接基层,攻克生产技术难题。建站以来,每年组织服务团队赴宁波林业生产一线指导,解决实际难题。奉化市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社长虞如坤,在专家指导下,率先开展雷竹“嫩竹移栽”技术试验,创立“覆盖增温”技术,实施”雷竹夏秋季出笋技术研究与推广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并把雷竹覆盖技术延伸到毛竹覆盖上,开展土壤改良、“鲜笋冷藏(气调)保鲜技术”、“竹腔施肥技术”、“微生物肥施用技术”等各种试验,组织培训农户,带动了农民致富。象山青果水果专业合作社郑明土,在专家指导下,采取柑橘加温栽培,反季节栽培技术生产柑橘,每公斤能卖到60多元,价格提高15倍。宁海县乡土专家叶建国培育了枇杷新品种——白枇杷,无私地将新品种在当地进行推广,推广面积达到1万多亩。

三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成立中林竹产业研究院。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竹林培育、加工、竹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复合型企业。在企业转型发展中,亟需高新技术服务。2016年9月,中国林学会、宁波园林学会与该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林竹产业研究院。由学会组织多学科、跨行业的专家开展学术研究,宁波服务站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把脉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建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为带头人的院士工作站,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8项,研发新产品并产业化近百个,制定企业标准56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10项。

四是组织专家开展区域性重大生态修复关键问题咨询。四明山是宁波和浙东地区的生态屏障,是甬江、姚江和奉化江三江的发源地,涵养着总库容约4亿立方米的4座大型水库,是宁波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饮用水水源地之一。近年来受不可持续经营方式等影响,引发了水土流失、水源污染、自然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为解决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的重大关键问题,2016年7月,中国林学会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进行学术考察,形成咨询意见和建议,提出关键性的修复思路、功能性定位、重大技术等咨询建议,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正在推动实施。

五是突出问题导向,组织高层论坛和成果对接。积极征集技术难题和最新竹产业科研成果。组织召开“中国(宁波)竹产业高层论坛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共反馈23条企业及农民生产关键技术难题,发布最新科技成果100项、专利65个,并就竹纤维复合材料、竹材新产品、奉化大毛竹基地恢复等问题组织对接指导。同时,积极培养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协作。帮助林业乡土专家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多种资源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