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服务号)
中国林学会资讯(订阅号)
官网移动端

强化科技经济融合 助力吕梁山区枣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林学会林草科技服务团、临县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赴山西吕梁开展乡村振兴专家行活动

本文发布于:
2022-07-25
来源:
学术部
阅读2997
推荐0
评论0
为构建学会服务山西吕梁枣产业的长效机制,促进林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吕梁枣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7月21日—23日,中国林学会林草科技服务团、临县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有关专家赴吕梁市临县开展专题调研,为当地枣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徐强,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山西省科协副主席郝建新,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省林学会理事长宋河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庞晓明、副教授姜雪梅,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学斌,山西省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牛金刚及中国林学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吕梁市科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临县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7月22日,科技服务团专家一行先后调研了枣花蜜生产基地、林家坪镇薛家圪台村千年枣林示范基地、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等地,并召开座谈会,实地了解枣树种植基地、枣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

服务团专家调研千年古枣林示范基地 

服务团专家调研枣花蜜生产基地 

服务团专家调研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

近年来,在中国科协、中国林学会及地方政府的帮扶下,千年古枣种植示范基地已逐步发展成以红枣科研、科普、种苗培育、景观布置、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生态园。园区枣产量可达40-50万斤,实现产值160-200万元。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复合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亩产值,同时带动就业,当地林农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走进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厂区,服务团专家一行先后参观接待大厅、党建长廊、产品展区,一边走一边认真听取厂长王祥就枣芽红茶全产业链发展的简要介绍。通过六年多对枣芽红茶的深入研发,枣芽茶产业带动近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约3500余户枣农与易地搬迁群众因此实现采摘枣叶增收与就近就业。

服务团在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

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研究员主持会议

调研座谈会上,陈幸良秘书长对多年来临县政府与人民一代接一代打造“中国红枣之乡”的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茗玥茶叶以企业家精神创新研发枣芽红茶全产业链的转型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许。他指出,枣芽红茶新业态的脱颖而出,体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综合兼顾,带动了农民增收,更体现了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特色,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匪浅。他表示,中国林学会将发挥各类专家优势,进一步加强与茗玥茶叶在林草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服务团与企业及农户代表座谈会

7月23日上午,召开了枣企业及枣农代表座谈会。枣企业及农户纷纷反应了自己困难和实际需求。服务团专家针对企业和枣农们提出的问题作了逐一答复。当前,红枣价格低迷,市场竞争激烈,枣相关产品标准缺失,枣农收入与信心锐减,农村劳动力匮乏等多方面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县枣产业发展势头。服务团专家从枣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销售模式、机械化采摘、枣文化及产业链延伸发展等多角度提出了建议。

山西省林草局局二级巡视员、省林学会理事长宋河山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郝建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总结会

座谈会上专家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树立大食物观”。红枣本身就是木本粮食,要全方位、多途径开发红枣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食物需求。希望中国林学会发挥人才优势,多措并举,围绕制定相关团体标准等多角度,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研究,进一步助力临县枣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红枣种植面积达82万亩,居全国之首。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2018年9月,在中国科协支持下,中国林学会成立了临县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成立以来,以枣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依托院士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枣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大力培训乡土专家,为临县枣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解决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助力地方培育自主品牌,有力推动临县枣产业创新发展。(学术部 李彦、付孟婧 供稿)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