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服务号)
中国林学会资讯(订阅号)
官网移动端

【中国绿色时报】资助捐学,让希望携绿色翱翔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学习雷锋精神 我与退耕农户结对子”活动纪实

本文发布于:
2014-08-15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阅读9136
推荐0
评论0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与退耕农户“结对子”,捐助他们的子女上学

贫困的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问题。生态环境脆弱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作为推进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的重要部门,近年来着重思考着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反贫困结合,用绵薄之力为退耕户的未来撑起一片天。

2012年,结合国家林业局“学习雷锋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活动,退耕办自发开展了“我与退耕户结对子”公益行动,干部职工每年从自己工资中捐出1000元,资助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6省(区)的12名退耕户孩子上学,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主任周鸿升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最快,学习时间最集中的阶段,我们希望从起点上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赢得机会和时间。同时,也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提升他们的家庭生态意识,引导全社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日前,为了让受帮扶的孩子们能在暑假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强素质,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专门组织他们参加了由中国林学会主办的第三十届林学夏令营。

大爱无言

教育点亮生命

7月24日零点已过,可18岁的托胡托努尔·托胡塔力和15岁的交塔依·艾力仍没有睡意,近50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对他们来说,满满当当全是兴奋。

“以前,除了县城,我哪儿也没去过,我们班的同学最远也只去过伊犁。”暑假过后,交塔依·艾力将升入初三,这次应国家林业局退耕办邀请,到陕西参加夏令营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他的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乌赞乡什布克其村,他说,是国家林业局退耕办的叔叔阿姨们让他“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拓宽视野,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周鸿升说。早在2012年,他刚刚上任退耕办主任时,就提出了“和谐、合作、敬业、为民”的工作要求。退耕还林本来就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载体之一,如何做能将“为民”体现得更具体呢?

就在退耕办群策群力之际,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学习雷锋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活动使他们受到启发,有了新的思路,结合平时调研了解到的退耕户的贫困情况,他们决定通过“我与退耕农户结对子”的方式帮扶贫困退耕农户的孩子上学,以将“为民”更具体化。

入选与“我与退耕户结对子”结缘的12名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庭贫困,家庭退耕还林成效明显,家长教育子女意识强,自己品学兼优。

“学习雷锋精神,是党员干部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的必然要求,将雷锋精神与结对子相结合,不仅是退耕办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它更是党员干部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具体体现。”周鸿升说。

“这次组织受资助的孩子们参加夏令营,是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林业局退耕办监测处处长李保玉补充道。在陕西参加夏令营期间,李保玉与孩子们同吃、同住,陪伴他们学习生态知识和林业技能。

“父母体弱多病,没办法到田里劳动,哥哥读到初一就辍学给别人家放羊,放一只羊一年赚17元,他放了400只,家里再没有别的收入了。”交塔依·艾力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叔叔阿姨们的资助,他将和哥哥一样,重复着放羊-娶妻-生子-放羊的生活,永远走不出心中的荒原。

交塔依·艾力有点害羞地告诉记者,两年前,自己的成绩徘徊在班级倒数几名,自从接受捐助后,放下了“放羊”的思想压力,成绩突飞猛进,“这次期末考试,母语95分、语文87分、数学88分、英语73分,总分在班级50人中排前5名”。

交塔依·艾力在央视《芝麻开门》栏目的镜头前讲述植物叶序

“其实,孩子们都知道生态是家乡发展的根本因素,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出路。”尼勒克县林业局退耕办主任唐岚告诉记者,在夏令营活动中,内向的交塔依·艾力尽虽不善表达,但他可能地把握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每木尺检的操作标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碳储量的计算公式……他都详细地记录着。

“教育是启动人们内在活力的基础,我们就是希望通过‘结对子’给贫困退耕户的孩子们带来一个精神上丰裕、美好的青春。”李保玉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资助的学生——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镇平地村的车广慧考上了青海大学。

谋划生活

思路改变出路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定西市,一个人称‘贫瘠甲天下’地方,常听父辈说,我们这里种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学高二学生李晓凤在给国家林业局退耕办的一封信中写道,“仿佛是从2003年开始,我的家乡变了,山上慢慢出现了零星的绿色,父亲告诉我,咱定西退耕还林啦!”

“退耕还林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甘肃省林业厅退耕办科长陈晓妮告诉记者,尤其是国家林业局退耕办“结对子”活动帮助退耕户孩子上学的事件,极大地促动了退耕农户发展林业产业的劲头,“一户带十户,十户带百户,如今的安定区,畜草、劳务、马铃薯和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四大产业并驾齐驱,为退耕农户的生活插上了新生的翅膀”。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叔叔阿姨们的资助,让我们全家看到了新的希望。”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一中高三学生石凤伟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工作人员的资金资助,父亲再也不用为她的学费发愁了,“心情大好的爸爸每天都想着多种树、多赚钱,以回报叔叔阿姨们的关爱,现在他农闲时跑起了运输,每年能净挣四五千元呢。”

“学费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情,现在没有负担的他们,不再琢磨靠山吃山,已经走出农村开始新的生活了。”与石凤伟有着同样感受的高三学生李长斌,来自青海省大通县黄家寨镇兴太村,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对他的资助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都说,退耕还林搞好了,娃娃上学的费用也有着落了,咱们可以放心地出去打工,既开阔了眼界又增加了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虽然推进了全国1.24亿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的速度,但有一些退耕户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我们资助他们的孩子上学,就是为了消除他们对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也希望借此促动他们热爱生态、保护生态的情怀。”周鸿升说,“将来,我们还要请他们到北京来参观、座谈,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我希望能考上一所林业专业方面的大学,学以致用,让家乡绿起来、富起来,不辜负父母、老师以及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叔叔阿姨们对我的帮助。”李长斌对记者说,资助的钱看似不多,但让他享受到了教育的公平,增强了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

辐射带动

绿色托举未来

“平时学习较忙,也没机会出去,这次参加夏令营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一中高三学生马变利用秦岭厚重的绿色对比家乡近年来才显现的绿意,表达了自己新的认识,“保护,不只是植树造林,更不能忽视无休止剥削土地带来的植被破坏,不能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家园的环境。”

“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我们既是实施者,也是受益者。”陕西省蓝田县田家炳中学高一学生杨倩自接受资助以来,格外关心退耕还林的实施情况,她说,“近几年,人们不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纷纷植树造林、绿化山川,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核桃、板栗、刺槐不仅绿了乡村,还富了乡亲。”

“既然退耕还林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把所有的耕地都种成树呢?”托胡托努尔·托胡塔力曾这样问过父亲,父亲告诉他,“退耕还林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耕则耕,既要懂得发展也要懂得保护嘛”。

“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农牧民的生态意识在逐步提高,现在,讨论生态与致富之间关系的人越来越多了。”阿合奇县林业局办公室科员刘国庆告诉记者,“尤其是国家林业局退耕办资助退耕户孩子上学这件事的辐射,激发了当地农牧民造林的热情,现在他们经常到县林业局要树苗,自己开着拖拉机在戈壁上开沟种树,由于县里水资源比较好,而且种得多是本土树种,所以长势都不错。”

“说实在的,凡是国家林业局退耕办帮扶的退耕农户,他们保护、巩固成果的积极性非常强,起到了星火燎原的作用,他们的亲朋好友,甚至十里八村的农民都表现出了对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保护意识。”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林业局办公室科员张新宇说,他现在下乡时,常听到农户们询问下一轮退耕还林什么时候启动,“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动,为巩固退耕成果以及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用微薄的经济的付出,换来退耕农户对生态的重视,这不得不说是爱的能量互换。”周鸿升表示,“尤其是退耕办资助的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好好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生态知识,影响家庭乃至全社会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就是大爱传递的过程。”

近百年的历史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通过大量投入资本和自然资源而获得。那么,如何不过分攫取自然资源而提升经济增量呢?这就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力,通过他们的努力使自然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使生态保护意识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

辅导老师教学员游标卡尺的用法

带队老师教学员们生活技能

辅导老师为学员们讲解植物特性并教他们制作植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