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建三生态修复试验区 自然力让草原重现生机

时间:2006-04-03 12:55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信息员 点击:

      “终于又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了!”去年8月,来内蒙古巴音胡舒嘎查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考察的专家们兴奋不已——尽管大旱,试验区外的草长势不好,可中科院植物所实验地里的草从齐腰深到一人深,更难得的是,专家们现场看到了野生动物如狍子、野兔、灰鹤、沙鸡以及多种水鸟,看到了堪与非洲“萨王那”媲美的沙地榆树疏林草原景观。

    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护草

    2000年11月,为治理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中国科学院启动了“西部行动计划”,分别在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新疆荒漠、岷江上游设计了5个项目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负责内蒙古草原项目,在多伦县、正蓝旗和白音锡勒牧场建立3个试验示范区,旨在为草原地区风沙环境的综合治理探索可行之路。

    巴音胡舒嘎查(村)试验区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内,属典型的浑善达克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是离北京最大的沙尘源,既有裸露的沙丘,又有严重退化的草地。

    “首先就要减少牲畜压力,让自然力发挥作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韩兴国研究员带领同事来到这里,观点非常统一。研究人员用围网将4万亩严重退化的草场封育起来,并组织专人每天骑马巡逻,防止牲口进入破坏。试验当年(2001年),恢复好的草就长到80—140厘米,到了2002年,植被总盖度达60%,与未保护的地区相比,固定沙丘提高了近3.8倍,沙丘低地的群落生物量分别提高9倍。2003年,滩地草丛最高达1.85米。“以前每户每年买2万斤干草,如今每户都能分到7万斤干草!”牧民们说起这些高兴得合不拢嘴。“草的高度到了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我小时候看到的草就是这个样子的!”时任正蓝旗党委书记、现任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委书记、正蓝旗出生的斯琴毕力格感慨地说。而对于榆树疏林种群,围封保护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浑善达克的榆树没有一棵是人栽的”,只要围封保护方法得当,都可以发育成榆树疏林。

    “我们原来也想用人工造林阻挡沙尘暴,但实践证明这种措施是失败的,”参与项目的植物所研究员博士后李永庚说,“投资10万元种植的防护林都死了,变成了牧民的柴火;飞机播种的许多种子最终也没有竞争过本地的植物,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在浑善达克这样的沙地,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护草。保护对于沙地榆树疏林草地景观的恢复是非常有效的。

    建立生态与生产的良性循环

    人工种植高效饲料,保证牲畜的“口粮”。天然草原保护后,牲口的饲料遂成问题。为解决这个矛盾,研究人员在村子里种下了1000多亩高产英红玉米。这种玉米鲜重亩产高达3000—5000公斤,解决了牲口春季的喂养问题,而且产出的玉米秸秆不仅满足了村里7000多头牲畜的越冬“口粮”,牲口吃不完的还可以制作成青储饲料,解决春季喂养问题。

    结合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牧民游牧的实践,研究人员提出,在已经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实行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而牧民饲养牲畜所需要的饲料则在少量的小范围的人工高效地上进行生产,从而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地获得喘息,自然修复。在这里工作的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说:“这种模式叫‘以地养地’,种植1亩人工饲草料地,就可以让50到100亩退化沙地草地得到恢复。”

    在科学家的帮助和参与下,牧民们成立了“正蓝旗浑善达克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草产业、乳产业、肉毛产业、蔬菜种植、草原养禽、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等,成为了一个具有生态特色的产业基地。“夏天看草、秋天打草、冬春天防止沙尘暴”的生态与生产良性循环已经初步建立,公司运转两年后,这个嘎查的人均收入由2400元提高到3500元。 (200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