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技术领域创新三期规划:攻占战略高技术创新的新高地

时间:2006-04-03 12:58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计红梅 点击:

      春分已过,走过料峭春寒,正是春意融融,由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运筹帷幄的新一轮高技术攻坚战已蓄势待发。此时,人们最关心的就是,作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方面军,中科院在未来5年甚至15年的时间里,会在高技术方面作出哪些战略抉择,将进行什么样的战略部署,在加快我国自主创新的进程中如何起到应有的作用。

    战略规划:以科学为基

    “局里很多老同志都说,2005年是他们来这里工作以来最累的一年。”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相里斌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工作总结、创新工程三期启动的关键一年。高技术局全面开展了战略高技术领域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制订工作,以及战略高技术片有关研究所从创新工程二期进入三期的各项工作。其中,战略高技术领域创新基地规划纲要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是高技术局的重点工作。

    高技术局在前些年开展战略高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认真开展了战略高技术片规划纲要和创新基地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数字是,虽然去年8月底高技术局就已完成了战略高技术片创新三期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然而等到11月4日《战略高技术创新基地发展规划纲要》在中科院院长办公会上正式获得通过时,已是4.0版了。而在此前,对于送审稿,高技术局已经做了很多次的修改,真可谓精雕细琢。

    在制定《纲要》的过程中,由高技术局安排的知识创新工程重要项目——“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该项目总顾问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副院长江绵恒,聘请了4个领域67位专家作为领域专家、32个子领域268位专家作为子领域专家,有近1000名专家参加了调查。项目组在分析了32个技术子领域409项技术课题的重要性、预计实现时间、实现可能性、目前我国研究开发水平、国际领先国家和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20年的技术作了科学预见。高技术局在制定《纲要》时在很多方面都汲取了该项研究的成果,以确保规划建立在科学和前瞻的基础上。

    据透露,中科院未来将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重点建设信息,空间,纳米、先进制造与新材料,能源等四个科技创新基地。与此同时,通过对各领域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的认真研究和分析,高科技局还进一步确定了“十一五”期间这四个基地的工作重点。

    相里斌告诉记者,之所以将这些创新活动作为战略重点加以部署,是按照“国家战略有需求,创新跨越有苗头,交叉研究走前头,集成创新啃骨头,研究成果有出口”的原则进行的。其目的是要瞄准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方向,为中科院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研究单位:推崇“立体”创新

    中科院建设创新基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突破科学院内部的学科壁垒,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分割,更好地发挥中科院学科比较齐全的综合优势,集中力量做大事。与此同时,中科院仍旧会尊重和充分发挥研究所科技创新自主权,使之成为创新的基础。

    相里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中科院科技创新基地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研究所调整科技布局,建设创新队伍,形成一批居于不可替代位置、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的核心研究所。那么,在高技术领域里,什么样的研究所会成为未来的核心研究所呢?

    “总体上说,在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中,高技术领域里涌现的九个优秀研究所,是今后高技术领域研究所应该努力的方向。”相里斌表示。

    据有关方面介绍,对高技术片研究所进行必要的评估和分档,高技术局按照中科院的精神,提出了这样一些原则:强调研究所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实实在在的贡献;重点考虑知识创新工程二期期间,对国家作出有重大显示度贡献的成果;适当考虑或倾斜于近几年发展较快、增量较大的研究所。而之所以提出这些原则,初衷就是要通过评估和分档,对研究所形成一种导向,明确传达出中科院对高技术领域研究所发展的期望。

    相里斌将高技术领域中的九个优秀研究所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类以大连化物所、沈阳金属所和上海有机所为代表。这三个所无论是基础研究、高技术攻坚还是成果应用转化都非常突出,发展均衡、有很大潜力。第二类包括长春光机所、上海技物所、上海光机所和成都光电所等四个研究所。它们的突出特点是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某些关键技术上能“啃”硬骨头。而第三类研究所则是计算所和上海微系统所。这两个研究所依靠面向国家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思路,近几年发展很快、增量较大。这些研究所的共同特点是,能够体现出国家级研究所在自主创新价值链上的正确定位,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在各自的领域起到应有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具有学科特色是优秀研究所的必备条件。“如果某个研究所在一些重大任务中具有突出优势,那么这个研究所就可以在这一方向上成为核心研究所,而相关的研究所就成为与之配套的研究所。”相里斌告诉记者。

    以中科院计算所为例,计算所曙光系列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不仅使我国跨入世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进国家行列,而且从国外大公司长期占领的石油物探等领域争回大量高性能计算机市场,并迫使外国“巨人”厂商在国内大幅降低相关产品的价格,促进了国产高性能服务器的产业化。凭借这一领域的雄厚实力,计算所在承担“高性能CPU和计算系统”的任务时就可以起到核心研究所的作用。而与其他研究所相比,上海微系统所在无线传感网络的研制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大批的技术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开展了示范和应用。在作为创新三期重点方向之一的“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上海微系统所就要起到核心研究所的作用。

    相里斌表示,在研究所未来发展中,中科院战略高技术将继续鼓励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尤其是那些以另辟蹊径的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性创新”。

    人才队伍:踏踏实实至上

    中科院高技术局去年5月组织专家对计算所的“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进行了评审。在论证通过后,该团队已获得中科院600万元的经费支持。华云生教授、李凯教授等计算机领域海外最杰出的华裔学者几乎都加入了这个团队。

    为了带动一批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中科院自2002年起,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截至去年年底,仅在高技术口,评审通过的创新团队就已达9个。

    中科院对高技术人才的渴望,在其他形式的人才吸引计划中也可见一斑。截至去年11月底,高技术局已审核备案的2005年“百人计划”入选资格申请者共有31人,有16人获得择优支持。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以“百人计划”为代表的人才工程,为中科院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记者从中科院计算所获悉,近几年通过“百人计划”人才工程,计算所从海外引进了曹存根、诸葛海、韩燕波、许鲁、崔莉、孙毓中、马余泰、陈熙霖等8名将帅人才,他们都已成为计算所某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带动了全所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在未来几年里,“以人为本”,无论是计算所还是高技术领域的其他研究所,都将有更多各类的优秀人才投身知识创新工程的洪流。

    谈及用人的原则,相里斌说,就创新人才的治学态度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踏踏实实、潜心钻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精神,因为创新往往是以积累出基础的。为此,高技术局还将通过建立“信誉档案”等创新机制,通过在项目结题两三年后再检查其推广应用情况等方式,对研究单位、人员和成果作出进一步的评估,确保创新经费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创新成果能够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2006-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