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创新三期工作解读:科学广厦 始于根基

时间:2006-04-06 13:01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刘东峰 点击:

      在中科院2006年工作会议期间,一份《关于对“院基础研究中长期战略重点”征求意见的函》下发到相关研究所的所长、书记手中。从起草到修改,此份“战略重点”已数易其稿,再度征求意见和建议,个中原因十分明显——将未来数年中科院基础研究领域的准备工作做得更踏实、更细致,既要符合中央及中科院的总体部署与要求,又要考虑每个研究所在落实中的具体实际。

    此番关系未来的开局工作可谓颇费心血。无论是创新二期总结、研究所综合评估,还是进行战略研究、规划制定、部署“衔接计划”、争取国家相关任务,“承上启下”的担子可谓不轻。

    “承上”是为了“启下”。就中科院今年院工作会议透露的整体部署看,2006年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实施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工作。具体到基础科学领域,上述整体部署之“加强创新基地建设”的“1+10”基本架构,其重要性就可见一斑。其中的“1”,代表着“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前沿部署”,归属基础研究片。“1”与其他“10”个创新基地相区别,而且位置为首,足见中科院对基础研究的重视。

    集全院之力,功基础科学之事

    中科院基础科学局主要职能是组织编制院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等。

    事实上,除此之外,中科院还成立了由多个局组成的“院基础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组长由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担任,成员由基础科学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综合计划局、规划战略局、人事教育局等局领导组成,其办公室挂靠在基础科学局。

    该小组虽是个虚体,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功用更大——负责全院基础研究的统筹、协调及发展事项。在中科院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工作中,该小组将更具实际性的责任。实际上,该小组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科院对各领域前沿及交叉研究的关注。引领世界科学潮流、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形成自主创新往往就在基础研究中产生。

    这种关注和思路与国际、国内大势吻合。当前,国际上最为关注的是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物质的基本结构、生命起源与演化及智能的本质等四大根本问题,同时关注世界性的重大自然现象或重大需求所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如温室效应、未来能源、信息等中的基础科学前沿问题。在国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是在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寻找后备资源和替代资源,解决已有和将要出现的生态和环境等瓶颈技术问题等方面,都要求基础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未来18项战略重点出炉

    在“征求意见稿”的《院基础研究中长期战略重点(2006年~2020年)》中,能源、信息、环境、地理、生物、纳米、数学、大科学装置等18个领域的未来前景描述、发展战略和目标、重点研究内容等已初步成型。按中科院2006年工作要点之“组织实施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无疑,这18个领域部署的基础研究将成为中科院三期创新工程的“取势”的布局。

    18项战略重点的制订,始终贯彻中科院新时期的办院方针,一是紧盯世界科学发展前沿,二是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而这两大路径的交叉,则是中科院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的选择重点。

    据透露,该18个领域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既有一致性,同时更具有前瞻性,这表明中科院从自身定位、方向出发,面向国家需要,为国家作贡献。同时,18个领域又有自身特色,体现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的“三性”要求,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构架“两个半”基地
    中科院既有可集成、综合自身各方面力量的实力,又具有促进学科交叉的条件。依据这些优势,中科院在创新三期工作中强调“突破”二字——突破学科壁垒,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分割,启动“1+10”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按能源、信息等大方向划分的创新基地,使得中科院各研究所如在基础、方向、布局等方面相关,便可以加入相应基地。

    在创新基地中,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分工负责“两个半”基地的管理与组织实施。

    一个是“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前沿部署”,为其他基地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打下根基,而其他基地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技术瓶颈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会反过来在这里进行部署、研究。

    另一个是“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目前,中国现有大科学装置中的约80%由中科院负责建设和运行,而设立该基地,目的就是发挥资源部署效能,就是充分发挥这些大科学装置对其他学科发展的重大支撑和促进作用。具体说来,该基地将启动建设“4+1”综合研究中心和天文网络,“4”代表北京、上海、兰州、合肥四地的四个“大型综合研究中心”,“1”代表“天文观测与研究网络”,囊括LAMOST、FAST、SST、HXMT、中微子望远镜、引力波望远镜等。

    半个是“纳米、先进制造与新材料创新基地”的纳米部分。该基地是联合国家创新体系其他相关单位,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发挥全院纳米科技综合优势,组织开展重大创新活动,实现学科交叉的组织形式;是作为进行纳米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纳米科技健康发展的平台。纳米作为“半个”基地,与“先进制造”、“新材料”相融合,意味着中科院基础研究要与应用、产业相结合。

    突破壁垒,促进交叉与联合

    突破学科、所际及局际间的壁垒,促进交叉联合,发挥全院综合优势,是中科院创新三期的一个主要切入点。2005年,中科院基础局已在此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工作。中科院各基地的建设已明确要求打破所际界线,只要各单位的基础与队伍与基地战略部署相一致,都可以参与或承担基地建设相关任务;这次基础研究中长期发展战略重点(征求意见稿)就是在全院科研单位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已经体现了中科院在打破所际壁垒、取消局所关联的战略思想。而且,基础局已于2004年尝试建立专业局长联席会议制度的形式,分别与高技术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以及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联合,部署了一批“衔接计划”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局际间的协调与全院总体部署的落实,为“十一五”开好局打下了基础。

    多方汇集人才

    2005年,中科院基础研究在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成绩显著。如来自美国克罗拉多大学的中科院化学所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史一安,来自哈佛大学Rowland研究所的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陈东敏等,他们在中科院的新的前沿学科方向的开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数年,中科院基础研究将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前提下,重点向两端拓展队伍。除吸引高层次人才外,还要大力培养年轻人才,如加强对博士毕业5年内或博士后出站2年内的年轻人的培养和吸引。在吸引人才之时,更注重整体力量的“团队计划”将同期推进。基于已确定的18个战略重点及“两个半”创新基地,“团队”理应是研究内容符合基础研究创新基地的重点部署领域或方向,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较高的学术造诣的队伍。

    争取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据悉,基础研究领域在具体落实中科院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时,将以争取承担国家、地方的各级科技任务为重点。这因为一方面,中科院作为科技“国家队”,承担并完成国家任务是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从国家配置科技资源的方式看,国家对科技投资仍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国家财政直接对中科院的支持,二是国家或社会通过各类计划或任务引导配置资源,这部分资源是中科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需要中科院积极参与。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工作中,全院二者比例为1∶1。在三期工作中,二者仍同比例增长,保持或达到1∶1。
    基础科学局在2005年,针对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通过部署16项衔接项目,超前凝练了目标、组织了队伍,使中科院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处于引领和带动的位置。

    中科院基础研究还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合作,如ITER、中美高能物理合作、RHIC、FAIR、LHC、ALMA,其中的许多大科学装置由多国共同投资,数据及成果共享。中国参与高层次国际科学合作,无形中是借国际力量来发展自己。目前,国家现有大科学装置的80%是在中科学院负责建设和运行,可发挥资源部署效能,建设综合研究基地。

    持续开展战略研究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加大了战略研究的力度,加强了对学科发展的预测,明显提高了科学管理的水平。

    在三期创新期间,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将持续加强战略研究工作。特别针对基础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未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发展路线图等进行战略研究。根据基础科学发展规律及基础研究的时代特点与规律等,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三期基地建设管理模式,提升中科院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集成能力。在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指南引导,确保规划的落实;通过科学决策、管理规范,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多学科的广泛参与,凝聚形成综合优势。在院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认真编制重要支持方向项目指南,及时发布,组织落实。

    管理标准化

    遵循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创造适宜的环境,是基础研究获得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相关管理者的职责。

    中科院要在完善基础学科发展布局、思考基础科学前沿及国家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等方面,将工作做得更细致、扎实。同时在条件和政策措施上及时跟进。据悉,相关主管部门已明晰中科院基础研究重点方向和若干重大方向,并思考在人、财、物力的进一步有效整合。成立了基础研究咨询专家组,专家对基地的战略规划、学术方向方案的实施等重要环节发挥咨询作用,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在项目组织方面,将面向全院公布指南。同时,在项目的立项、论证、评估等环节上,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保证资源使用更加公正、有效。同时,也将考虑建立专家“信誉制”。
    据悉,中科院基础研究的管理将进一步标准化。伴随中科院ARP系统的完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线信息可即时获取,对协调、改善一线的管理大有裨益。
(200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