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辉

时间:2009-05-22 13:23来源:未知 作者:郭丽萍 点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86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现为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了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哈尔滨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攻关子课题1项。在"八五"项目关于"材质分析、材质早期预测研究","九五"攻关项目"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委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1998年获得校"青年科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2年11月被评为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曾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达40余篇。


 先进事迹:

笑着走在奋斗的路上

--记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郭明辉

见到郭明辉时,我愣住了。

本以为采访对象是位先生,而站在眼前的,分明是位一袭黑衣、活力洋溢的女士。

聊起来才知道,她还有许多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比如,这位木材科学的博士后,竟是学物理出身,硕士读的则是林学。

郭明辉是东北林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届物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在林学系做辅导员。还想继续深造,可学校的物理专业没有硕士点。于是,她就和自己的学生坐进了一个课堂。

1年半的时间转眼就飘过去了,她见缝插针,学完了林业专业的全部课程。尽管是边工作、边旁听,又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因为有动力,她没有感到有多难。

其实,人生在世,总有千难万难。工作、事业,生活、家庭,很难事事如意。她说,苦也一天,乐也一天,快乐地奋斗,苦就能变成甜。

她总是微笑着度过每一天。硕士、博士,都是一次考试成功。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背后铺垫的是汗水和心血。

又带孩子,又搞教学和科研。孩子长得人见人爱,事业一步一重天。事业、家庭两不误,在别人看来很难的事,在她身上得到了实现。

她是个传统的女人,将相夫教子视为己任,但却没有因此放弃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好不容易硕士毕了业,她还想考博士。先生说,你考可以,但不能耽误了我们爷俩儿的生活。这么苛刻的条件她一口就答应了。其实先生是心疼她,怕她太辛苦了。孩子14个月时,被她送进了幼儿园。她一个人带孩子、读学位、忙事业,撑起了整个家。

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从一片天地,闯进另一片天地。物理、林学和木材学3个不同的学科,却被她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中,她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所学的知识都用上了。思想的火花,总是在脑子里闪烁。

在森林培育与木材材质的关系研究中,她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她不但会遵从林木生长的规律,还能够按照对木材材质的要求去选育造林树种。用培育的速生丰产的木材,合理地进行后期加工和利用。在一个全新的天地--生物木材学领域中,她如鱼得水、似鸟翔天。

木材干燥是整个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她从木材特性角度研究,完成了"小径木木材特性与干燥特性的关系"、"阔叶小径木锯材干燥工艺研究"等科研项目。

在"八五"攻关项目中,她完成了材质分析、材质早期预测方面的研究,提出了2个树种的材性变异规律,界定了幼龄材与成熟材划分界限,对其材质进行了早期预测等,为课题的顺利完成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九五"攻关"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的研究"项目中,她作为主要完成人,负责不同种源白桦材质材性、木材品质的评定研究,首次揭示了不同种源白桦在不同初植密度、不同海拔高度下等木材的材性变异规律,对其木材品质进行了科学评定,为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项课题获得了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她所著的《木材品质培育学》一书,采用有序聚类最优划分模型,界定了人工林木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划分界限;建立了人工林红松木材生长轮材质变异规律时间序列模型;提出了木材的品质评价是与木材的用途相关联的学术观点,形成了短周期工业用材材性变异规律-幼龄材和成熟材划分-材质早期预测-木材品质评价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对人工林的定向抚育和集约化经营,合理确定轮伐期,优化林木材质等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目前,她还主持着霍英东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7个课题,还参加了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郭明辉说,苦也好,累也好,其实就是个心情。刚结婚时,一间宿舍用胶合板隔成两半,成了两对新人的新房,她乐呵呵地住了10个多月。先生在外地当副专员,她一个人顶起了家的整个天,照样游刃有余。衣服脱下了马上就洗,锅里炒着菜就把其他家务做了。当年她是田径场上的短跑冠军,如今,繁忙的工作之余,每周都要去一次健身房,要游一次泳。和先生的感情就更不用说了--这么多年每天一个电话成了必修课。

当然,为了家庭她也做出了牺牲。比如为了照顾孩子,她至今没有到国外进修过。但她想得开,和儿子在一起是她--一个普通女人最快乐的事。

采访被来访的客人打断。她笑着告别了。

她笑着走过昨天,又将笑着走向未来。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