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仲科

时间:2009-05-23 15:30来源:未知 作者:郭丽萍 点击:

  

甘肃灵台人。1983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现为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过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其中两项获部级二等奖。多项科研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或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精准林业863项目首席专家,主持研制第一台电子角规,第一台林用视频超站仪,第一个林业广义3S技术平台,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台精密测量型GPS接收机,主持建立我国第一个精准林业示范基地。先后主编、参编专著、教材6部,其中《精准林业》为我国该领域首部专著,《测量学通用教程》获全国优秀测绘科技图书二等奖。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5篇被EI收录,"论测量学的整体优化及青年测绘教师的全面培养"获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曾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先进事迹

为事业插上有力的翅膀---记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冯仲科教授

冯仲科的肩周炎犯了。

肩膀疼得钻心。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说,事业的成功,不要用健康为代价。

事实上,一忙起来他什么都忘了。

1997年,跨进北京林业大学校门的时候,他对林业几乎是一无所知。短短几个春秋闪过,他的知名度一个劲儿地攀升。他一个人申请到了多项重大课题,经费总额高达500多万元。先是当上了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前不久又获得了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就拿最近的来说,他申请的"森林生物量定位精准监测模型与技术技术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生态环境重大计划项目。

尽管森林生物量是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但国内外对其研究多局限在手工方法,不但工作量大、过程复杂,而且周期长、代表性差,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现代仪器技术方法体系。

他敢于创新,以广义的3S技术为技术支持,以最小一乘非线性稳健估计为理论,以抽样统计为研究方法,以永久性固定样地精准监测数据为基础,从而建立精准的森林生物量模型,开发森林生物量精准量测与生产力精准监测自动、实时、数字化获取信息的平台,力求使森林生物量测和生产力监测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

他申请到的另一个研究项目是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他将其命名为"北京市森林植被景观信息四维表达应用基础研究"。先进仪器是他研究的支撑技术,北京森林植被是他的研究对象,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是研究的基础信息,试图实现北京市森林植被的多尺度、多级分辨率的监测与评价,实现北京市林灌草的时空最优规划和生长过程模拟,以及森林植被景观信息的四维表达。

他主持的一项863计划项目"森林精准监测与信息集成"研究已经完成,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该计划扩展资助和继续滚动支持的少数项目之一。

他是学矿山测量出身,一直没有接触过林业。刚调入北京林业大学时,也只是教教测量学。

真正把他引进林业大门的,是两本书。一本是《林业工作手册》,一本是《林业调查手册》。这两本书都很浅显易懂,言简意赅,使他看到了矿山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很快,他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林业的测量和计量都非常滞后。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在脑海里闪过。他找到了自己与绿色事业的结合点。面向测量,和林业结合,提升林业的现代化程度,给林业事业插上一对数字化的翅膀。

知识面狭窄,是限制因素之一。他走进森林学森林、走出林业看林业。借助他掌握的非林业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着力解决林业生产的实际问题。交叉,融合,给他的事业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在短短5年时间里,他做了不少事情。

在林业信息与3S技术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实践中,他把目标定在了数字林业、精准林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六大技术上:林业GPS综合技术、林火监测与模拟综合技术、林业遥感综合技术、精准林业综合技术、虚拟森林技术、造林模式与森林生长综合技术。他得到的收获是视频超站仪和电子角规两项成熟产品,均已申请专利。

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他默默地耕耘。2002年,他主持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3S技术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完成的"林业广义3S技术"研究的部分内容,专家鉴定为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他在北京林业大学如鱼得水,很快就进入了收获期:首次提出并定义了"精准林业"的概念;在北京密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精准林业示范基地;为北京市制作1:10万、1:5万遥感影像图,科学、精密地对全市各地类进行了分类并按区县统计,摸清了家底,成为了解市情、林情的一手资料和重要依据;组织北京市森林二类调查3S方案设计、丰台林火实验,为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做了行之有效的技术基础工作。

在所主持的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他精心设计技术路线,组织实施攻关,解决关键难题,建立精准测树的数学模型、电子角规数学模型、集成全站仪和数码相机及GPS,解决了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混合像元解译、差分模型、超小面积精准量测等一系列关键的技术问题。

他将摄影测量与计算机影像视觉技术有机结合,通过模型建立与技术开发,形成面向单木监测技术系统,实现自动测树因子的提取,技术难度较大,但前景广阔。

树的上部直径测量一直是一个国际性难题。他采用全站仪解析几何的原理和近景摄影测树,不用伐倒、爬树就可测量上部直径。他利用雷达遥感影像,配合DTM,测定树高,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短短几年里,他指导了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国内外访问学者10余人,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两篇被EI收录,主编出版教材著作5部。

他领衔编著的《3S技术及其应用》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此类书籍,发行1万余册,成为农林院校硕士、博士生教材和各类3S技术培训班的指导教材;撰写的《精准林业》一书,则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对精准林业的思考、概念的建立、初步的实验、模型的建立、示范基地建立的全面总结的著作。

他的身体,不好。幼时的苦吃得多,身体没有个好底子。爱人为了照顾家和双胞胎儿子,放弃了工作。他却是一脑门子都是测量的事。每年的正月十五,他在广州做GPS监测试验。年年的八月十五,他都在外地出差。

他后悔的事,很多。其中有一件,就是进入林业系统太晚了。

如果能早几年投入林业的怀抱,会做更多的事!

他轻轻地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