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宣讲团主题报告

时间:2009-05-13 12:45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员 点击: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宣讲首场大会上的讲话
江 泽 慧(2003年7月7日)

全国人民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组织宣传、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精神之际,国家林业局组织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宣讲团,对战略研究成果进行宣讲。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作为国家战略研究,从2001年7月启动“大纲细目”研究开始,历时近两年,在温家宝同志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在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近60位院士和资深专家领衔的300多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8个专题的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其间部分院士、资深专家和专题研究人员参加了9条线路、20多个省区的国内林业调研以及欧洲线和亚太线的国外林业调研,提交了40多篇有特点、有见解的高水平调研报告。2002年9月28日,国务院召开了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审定会。温家宝同志亲自主持了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指出:这份林业宏观战略研究答卷,是总结过去、反映现在、指导未来的一部力作,是发扬科学民主、多学科合作的成果,必将对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成果有深度、有创新、有突破。

在国务院领导同志亲切关怀、指导下,林业战略研究经过院士专家等参研人员近两年的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在《决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重点从新时期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思路、重大战略问题、战略保障措施和森林问题四个方面,对林业战略研究的主要成果报告如下。

一、我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

根据温家宝同志关于“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的指示精神,国家林业局组织院士、专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研究总结了古今中外林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揭示了全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林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重大任务,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战略。

(一)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林业正面临着社会主导需求、消费层次、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变化,落后的林业生产力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特别是生态需求的矛盾,已经构成了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林业发展的主要矛盾。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形成了《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把生态建设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进一步赋予新时期林业建设以重大使命。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研究提出的新世纪上半叶中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是:

  • 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 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核心是: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生态建设是生态安全的基础,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保障,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具体内涵是:

“生态建设”为主是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主导需求的变化,体现生态优先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全新林业发展思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对林业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而且体现了国家对新世纪林业发展的准确定位。新世纪的中国林业,正在发生历史性重大转变。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多山少林的国家,生态环境脆弱,水患、沙患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心腹之患,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上覆盖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功能最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国土安全中处于其他任何生态系统都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赋予新世纪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立生态文明、经济繁荣的社会,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指导林业建设,弘扬森林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推进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生态伦理诸方面都产生新的变化,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生态文明的新的社会形态。

(二)战略方针

战略指导方针是:“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

我国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物质生产功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林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林业发展要按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严格保护天然林、野生动植物以及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积极发展人工林、林产品精深加工、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加强森林科学经营;实现木质和非木质森林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战略布局

新世纪林业发展要以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框架,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即以全国城镇绿化区、森林公园和周边自然保护区及典型生态区为“点”;以大江大河、主要山脉、海岸线、主干铁路公路为“线”;以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及中原平原地区,南方集体林地区,东南沿海热带林地区,西南高山峡谷地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等为“面”。实现森林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四)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资源丰富、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现代林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阶段目标:

  • 到2010年,新增森林面积36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人工林供材率达到50%(占国产材);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5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达到16.14%,90%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我国人工林良种率达到40%,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

  • 到2020年,新增森林面积29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4%;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61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达到16.80%,95%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000万公顷;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我国人工林良种率达到65%,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 到2050年,新增森林面积469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以上;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达到18%(林业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良好保护,适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5%;我国人工造林基本实现良种化,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五)战略途径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林业建设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迫切需求,又不允许我国再继续走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治理,边破坏、边治理的老路。

中国林业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战略途径是:以工程为载体,以科技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我国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跨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由目前的局部治理、整体恶化转向生态稳定、良性发展,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的粗放、低效、高耗转向集约、高效、低耗,林业科学技术由落后技术转向高新、实用技术,最终实现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大战略问题

按照“三生态”的总体战略思想,和“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战略方针,着重解决以下重大战略问题。

(一)林业发展总体布局和地区布局

1.总体布局。按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林业发展总体战略思想,优化配置林业生产要素,实现森林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形成以“西治、东扩、北休、南用”为重点,保育、发展与科学合理利用相结合的林业发展新格局。

2.地区布局。将全国区划为东北、“三北”、华北中原、南方、东南沿海热带、西南峡谷和青藏高原七个林业发展区域。

  • 东北地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育的力度,使林区有效休养生息,逐步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

  • “三北”地区:以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核心,造林绿化、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

  • 华北中原地区: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农林复合林业或种植林业,实现林业的快速扩张。

  • 南方地区: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大规模发展速生丰产林、珍贵阔叶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林基地,发展集团型林业企业。

  • 东南沿海热带地区:在重点保护好热带雨林和沿海红树林资源的同时,发展外向型林业。

  • 西南峡谷地区: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建立一批有影响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 青藏高原地区:全面保护高寒高原典型生态系统,加强保护区建设,并在河谷人口密集地区适当发展薪炭林和防护型林业。

(二)天然林资源保育战略问题

严格保护,积极培育,保育结合,休养生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加大天然林资源管护力度,通过限伐、禁伐措施以调减木材产量,加快工程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妥善分流安置国有林业企业富余职工,恢复和发展壮大天然林资源。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天然林分类经营和分区管理;提高森林生态资产增值率;建立政企分开,权责利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企业重组,调整林区就业结构,加快社区经济发展进程。到本世纪中叶,建立起完善的天然林保育体系,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态产业健康发展、生产资源可持续经营。

(三)退耕还林还草战略问题

以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与生态移民、能源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发展相结合,完善相关政策,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机制,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将工程区划分为10个类型区,分区确定相应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适宜植被类型以及主要造林树种、草种;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因害设防、突出重点;优先安排生态地位重要地区以及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开展工程建设。贯彻实施退耕还林条例,明确后续政策;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制、报帐制;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苗产业基地建设和供应体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总结推广成功的技术和模式,建立分级科技培训制度;发挥林业的产业功能效益。战略目标是:新增林草植被面积3200万公顷,工程区林草覆被率增加4.5个百分点。大江大河流域、重要湖库集水区及其它生态地位重要地区的坡耕地和风蚀严重的沙化耕地得到治理,宜林荒山荒地植被得以恢复,自然灾害得到缓解。

(四)荒漠化防治战略问题

荒漠化防治要以防为主,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恢复植被,协调发展。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和重点区域荒漠化防治工程;建设一批防沙治沙示范区、示范点。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建立投入、激励和监督机制,完善土地利用和税收等相关政策,加强政策法规和科技支撑以及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到本世纪中叶,适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荒漠化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战略问题

保护、恢复和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实现濒危重要种质资源的充分保存与典型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维护和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建设一批重点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动物种源基地和珍稀野生植物繁育基地,保护大熊猫、朱鹮、兰科植物等15个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实施国家重点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科研体系、全国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等建设。采取补偿和赎买等措施,完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推进法制建设,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防疫和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走私和贩卖野生动植物;提高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到本世纪中叶,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率由16%增加到18%,形成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濒危物种生存安全得到基本保证,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

(六)湿地保护战略问题

以保护自然湿地为主,辅以对湿地进行示范性生态恢复、重建。实施退田退牧还湖、还泽、还滩、还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保护和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解决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保留面积低的问题;推进退化湿地和自然水系生态恢复,建立湿地的补水机制,退田还湖(还泽),控制污染,促进湿地野生植被恢复;开展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国家湿地保护生态工程。采取积极措施,将湿地保护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补偿和有偿使用机制;湿地保护与水资源及河流流域综合管理结合;建立、健全经济调节机制、管理秩序和湿地立法,保障湿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施湿地保护生态移民政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促进湿地产业群和产业带的形成。到本世纪中叶,90%以上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

(七)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以科技创新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以技术跨越提升林业产业建设的规模与效益,实现科技兴林、富林、强林,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开展森林价值核算、生态资产管理、绿色GDP等经济管理研究;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推广应用;完善林业技术标准、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重点实验室、生态定位站、种质资源库、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措施是:研究制定林业科技发展纲要;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优化林业科技力量布局与资源配置,建设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投入体系;实施人才战略,造就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队伍;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新体系。到本世纪中叶,林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林业科技总体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学科或领域世界领先。

(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林业发展战略问题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林业;林业区域布局与农业区划相结合,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状况、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和特色林业,建立区域间优势互补的农村林业体系。全面开拓农村林业发展空间,改变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的面貌,建立农村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市场化进程,发展“订单林业”和“期货林业”,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扶持龙头企业和造林大户;深化资源管理体制和税制改革,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到本世纪中叶,农村宜林荒山荒地基本绿化,林产品供应充足,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自然灾害损失减少,能源问题基本解决。大幅度提高林业对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以加速实现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生活富裕。

(九)城市林业发展战略问题

加快城市林业发展步伐,建设城区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使城市生态建设由单纯绿化型向生态绿化型转变,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推动生态化城市建设,创造安全、优美、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遵循“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原则,建设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生态圈,形成城区公园及园林绿地、河流、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相结合的城市森林。坚持城市森林与城市建设布局、城市人工生态景观与原生生态景观、“林网化”与“水网化”、重点林业工程与城市森林建设结合,加快制定《城市森林法》,确保城市林业用地,创造政府扶持、社会理解、公众参与的城市林业发展环境。到本世纪中叶,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5%以上。建立功能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实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化城市建设。

(十)植被建设与水资源合理配置战略问题

充分发挥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改善水质中的作用,保证生态用水,建设为生态服务的水利配套设施。分区制定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相适应的森林植被建设规划:将林业生态建设用水纳入国家水资源配置计划,按流域统一调度水资源,科学采用地下水,增加植被建设生态用水供给量,根据水资源分布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节水型林业等。措施是:发展和推广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保护相适应的森林植被建设模式,通过科技进步降低森林植被建设生态用水量,采取综合措施增加林业生态用水供给量;理顺水价促进节水,对森林水文生态效益进行经济补偿;建立统一协调的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体制。到本世纪中叶,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安排生态用水规模,保障生态用水占供水总量的30%以上,同时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林水协调发展。

(十一)森林灾害防治战略问题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林灾害防治方针,加强国家和地方森林灾害防治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危机处理和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减少和控制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的危害及损失,确保森林健康与安全。加强森林火灾扑救、林火监测、防火信息和数据传输、可燃物管理、林火阻隔、林火评估和航空森林消防等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控制能力。将人工纯林、破坏严重的天然林和生态脆弱区营造的各种林分,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把松材线虫、杨树蛀干害虫、松毛虫等重大危险性病虫害作为重点防治灾害种类。措施是: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林火管理的组织建设,提高林火监控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森林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森防法规制度建设,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及灾害抗衡能力。到本世纪中叶,林火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林区道路密度提高到8-10米/公顷,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年均受害率不超过0.1%;森林生物灾害防治由被动救灾转向主动预防,把我国有害生物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

(十二)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以商品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加快用材林、名特优新经济林、竹藤花卉等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发展;调整、巩固和提高以木浆造纸及木材竹材、松香、森林食品精深加工为龙头的第二产业;积极发展以森林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及林区多种经营,重点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国有林区、国营林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措施是:建立健全林业市场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研究制定林业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强化宏观调控和国有资产监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到本世纪中叶,建成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产品供需平衡,产业实力达到林业发达国家水平。

三、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

项目研究认为,世界林业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木材过度利用阶段、森林资源恢复阶段、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之后,开始进入林业可持续发展阶段。而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森林资源恢复阶段。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以体制创新为突破、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实施林业跨越式发展,尽快使我国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对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研究提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重大战略保障措施。

(一)林业体制和政策保障

建立以分类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建立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国有森林资源经营机构、林业企业“三权分离”的机制,进行企业重组,形成林业的市场活动主体和林业经济循环机制。对我国林业未来的政策进行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提出了四项重大政策建议: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落实林权,做到“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权、林权有其利”;改革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形成符合林业发展客观规律的资源管理政策;把分类经营作为林业政策的基础,对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采取不同的资源管理办法,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议开展新一轮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实质上落实林权,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化经营形式的改革,落实经营权;改革和完善林木限额采伐制度,落实财产处分权;改革不合理的税费政策,落实收益权;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落实补偿权;制定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担保办法,落实流转、抵押、担保权;开展森林景观价值和权属研究,落实森林景观开发利用权。

(二)林业投入保障

国家近期应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并重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利用绿色国民生产总值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林业投资效益。具体保障措施: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信贷、社会投入、林业自有资金、外资等多渠道融资并重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建立不同所有制的林业投资主体公平竞争机制;调整国家债务结构,设立中长期专项债券支持林业发展;遵循“谁破坏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商品化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改革育林基金制度,实行林业轻税赋政策;加大信贷投入,延长贷款年限,降低贷款利率,强化资金监管,确保投资效益。

(三)林业法治保障

加快林业立法进度,抓紧进行对现行有关法律的修改工作,完善配套法规,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立法活动,提高林业立法的前瞻性;修改或废止阻碍林业发展的法规和部门规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林业综合执法改革,相对集中林业行政处罚权,建立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和赔偿责任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全民的林业普法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尤其是增强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公正、廉洁、高效的林业执法体制,把林业建设的全过程纳入法制轨道。

(四)林业科技保障

强化科技兴林,加速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体措施:加强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系统集成与推广应用;提升林业发展中重大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强化林业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高植物新品种及林业专利的保护与管理水水平;推进林业生物安全职能管理;重视林业科学技术培训与普及工作;加强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森林认证和非公有制林业等林业宏观战略研究和经济政策研究成果的运用,提高林业科学决策水平。

(五)林业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林业人力资源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建设林业生产、科教、管理三支队伍,抓好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和林业高等教育、科学普及三项工作。大力推进以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培养林业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全面实施林业人才战略,提高林业从业者整体素质。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六)林业国际化途径

我国林业国际化进程要顺应潮流,扩大开放;以外促内,优化结构;趋利避害,稳步推进。具体措施: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强林业可持续能力建设,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积极参与制定并遵循国际规则,转变政府职能,切实维护国家权益;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林业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森林问题

森林问题研究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的重要背景和基础,从国际社会关注的森林问题、对森林功能的再认识和我国资源配置中的森林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国际社会关注的森林问题

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森林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1992年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为标志,国际社会对森林问题日益关注。关于森林问题的讨论,在国际社会中存在的主要分歧是对森林资源的国家主权属性和全球共享属性持有不同看法,具体表现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森林与环境、森林与贸易、森林政策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际森林问题的阶段性目标是就国际森林公约达成共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际社会关于森林问题的讨论是富有成效的,但这种成效还是以国际政治承诺居多,而实际行动迟缓、科学研究滞后,许多管理和技术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国际森林问题的进展,同时也非常重视与森林问题有关的国际公约,在重大森林问题上开展了广泛、有效的国际对话与合作。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参与了联合国森林论坛对国际森林公约的讨论,在碳交换、森林补偿、森林认证、林产品贸易等重大森林问题上的国际对话与合作,共同推动了国际林业的进程,这对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森林功能的再认识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森林的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以其复杂的系统结构、丰富的物质生产功能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而成为人类自身以及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森林的生态功能突出。森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全球气候变化、防治荒漠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森林的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的生产功能也不容忽视。森林是可再生的特殊自然资源,森林的木质、非木质林产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用品的重要来源,是山区和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促进林业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三,森林的历史、文化、美学、休闲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同样非常丰富。森林具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耐人寻味的自然艺术、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疗养功能,满足了人类的生理、心理、精神、旅游、休闲、娱乐和保健等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在我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关森林价值和功能的研究,积极推动我国新时期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三)我国资源配置中的森林问题

森林资源的配置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空间配置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还受我国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严重制约和影响。为了确保我国森林资源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态势和未来需求,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资源区域配置,充分挖掘资源潜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关林业政策,改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内部结构及运行机制,使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恢复和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逐步走上健康、协调的发展道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阶段性的。随着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要求我们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中国西部林业发展战略、中国花卉发展战略、森林资源价值核算与绿色GDP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有关重大问题等方面的后续追踪研究和深化研究,为国家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