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著名林学家和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国林科院研究员 江泽平

时间:2009-05-22 10:24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员 点击: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

今天是近代著名学者郑万钧教授(1904~1983)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很荣幸地代表青年科技工作者来缅怀这位伟大导师的丰功伟绩,激励吾辈青年为实现我国林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郑万钧教授是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有许许多多的高贵品德值得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一、学习郑老严谨治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想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1.追赶学术前沿。大家知道,比较系统的植物分类,是从林奈(1775)时代开始的。现代植物分类学则是从达尔文进化论(1859)确立后开始的,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生物系统学的兴起,分类学才取得显著进展。在现代植物分类学刚刚兴起的当时,郑老就与我国其他树木学先驱(如钟观光、陈嵘、陈焕镛、钱崇澍、胡先骕、郝景盛、刘慎谔等等)一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开创了中国近代的植物分类学和树木分类学。具有赶超国际学术前沿的意识,是我辈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当特别牢记的。在当前我国建设国际一流林业科研院所的时期,这一点尤其重要。

2.多方求证,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发表著名的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Cheng为例。早在1945年夏,时任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的郑老就接触到水杉标本,意识到它是一个新种,为准确起见,多次派助手(薛纪如、华敬灿、吴中伦、傅立国、胡秀英等)采集标本和调查生态学,同时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标本。直到1948年,郑老与其老师胡先骕教授(时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研究员)才共同公开发表该新物种。类似例子还很多。这种认真细致的科学实证态度,也是青年学者必须具备的,我们一定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

3.艰苦奋斗,具有奉献精神。郑老早在20年代和30年代曾进行过多次艰苦的野外采集和考察。特别是1930、1931年他两次到川西采集标本,当时交通条件很差,先从南京乘船到合川登岸,步行七天到成都。川西山高谷深坡陡,当时没有公路,全要步行,考察深入边远原始林区,翻越过许多近雪线的高山,磨起脚泡是常事,倍尝艰辛。在行走攀登十分劳累的情况下,还能认真观察记录,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也只有在困难条件下坚持不懈地工作,才能取得科学上的成就。在这两次考察中,他采集到与模式标本相同地点的标本(分类上称为同地模式标本),甚至还找到前采集者采集模式标本的原来树木,这说明郑老在调查考察前认真阅读并熟记前人的文献和记录。遇到一些特别有意义的种,更是反复观察、琢磨。这种认真的科研态度,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极为宝贵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特别是,当时西南地区瘟疫多,野外采集标本和调查时有生命危险,当时一些生物学者就因为野外工作而患病死于西南地区。这种吃苦耐劳、勇于风险的科学探索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二、重视为生产服务

郑老是研究树木分类学的,但始终不忘树木分类要为林业生产服务。他经常说,树木学不只是树木识别和分类,还要为造林、经营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郑老负责主编《中国树木志》,考虑到要促进大规模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便又组织编写《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当时正值"四人帮"掌权,科学研究不受重视。为及早完成这本书,郑老虽然健康情况欠佳,仍亲自率领编写组到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继续工作,使这部生产上急需的巨著终于在1978年1月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在提高我国造林技术、推动造林工作中都收到很大效果。目前仍然是该领域最权威的著作之一。

如何推动林业生产走上现代化的轨道,使林业生产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大宗木材和多种林产品的需求,又能发挥森林保护环境,维护良好生态平衡的功能,对于这件事,郑老晚年是始终萦怀于心的。他还强调指出,试验林场要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只有通过综合研究,才能提出有效的生产技术措施。

三、继续完成郑老未竟的事业,推进中国林业现代化

继续加强树木学研究。树木学在现代林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只有在认识树木种类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树木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树木学是其他相关学科如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树木生理学、基因工程、生物化学等的基础。生产部门和地方科研单位时常要求我们提供树木学方面的技术支援,但因学科队伍和知识储备不足,经常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甚至一些研究项目,试验对象(树种)分类不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乡土树种的驯化需要加强树木学研究。我国有9000多种乔灌木(其中乔木约2000种,而北美只有600多种,欧洲只有200多种),但比较了解的不足200种,而能够应用生产的不过几十种。这意味着大量树种有待研究认识;从分类、分布,到生物学、栽培利用等,都需要加强研究。重点领域包括:重要木本植物属(种)的分类和地理分布;树木生态适应策略和机理;典型立地类型优良种植材料的筛选;重要树种的生物学和繁殖栽培技术;树种的种间关系及其组合技术;树木经济潜力和开发利用技术。

另外,树木学还要研究国外的树种,积极开展林木引种,做到外国树种资源为我所用。但是,除少数树种外,我们对大多数国家的树种资源及其生物学和栽培利用技术仍然缺乏了解。

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树木学中的应用,包括生物信息学等。树木学是国际上一个传统而又依然生机勃勃的学科,美、英、俄、德、法等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近20年来,RAPD、RELF等生物技术开始应用于植物分类学研究。但是,对于植物逆境生物学、植物在生态安全和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生态脆弱地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国际上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郑万钧教授的优良品德,在党的领导下,为完成郑老的遗愿,为振兴祖国的林业事业而努力奋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