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郑万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暨《树木志》四卷首发式上的讲话

时间:2009-05-22 10:29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员 点击:

  

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

 

中国林科院院长

江泽慧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2004年8月24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上午好!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林业决定的深入贯彻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林业事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全国动员、盛世兴林、加快发展的喜人局面。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郑万钧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我国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郑万钧先生的光辉业绩,以此弘扬老一辈林业科学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这对于加速我国林业科技进步,努力把我国林业推向快速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郑万钧先生是我国林学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他从事林业科研和教育工作长达六十年,为新中国林业科学、教育事业和林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商人家庭,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3岁便考入江苏省第一农校林科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由于深受东南大学钱崇澍教授赏识,被调入东南大学,破格提升为树木学助理。1929年,郑万钧应聘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研究员。1939年初,他被选派赴法国图卢兹大学森林研究所进修,同年底获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教授和中央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万钧先生任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南京林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62年调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历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中国林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

郑万钧先生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治学严谨、著作甚丰。尤其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在森林地理学研究方面,郑万钧先生积极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达尔文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调查我国的森林,研究各地区天然林的分类、分布、特性以及发生发展规律和人工林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调查研究与定位试验,了解森林特性、特征,主张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和林业经济指标,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营林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他注重科学考察,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青春奉献给了森林植物调查事业。为了探索森林的奥秘,他冒生命危险攀登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为提高工作效率,他创造性地运用路线调查法、标准地法和标准木法,积累了大批标本和资料,并撰写出《对川西高山针叶林的组成、分布的论述》、《莽山天然林对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等一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论文。

在树木学研究方面,他积极倡导实验树木学,除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外,还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张研究细胞染色体的特性、特征,花粉特征及解剖结构。他命名树木新属4个,新种100多个,其中不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他建立的裸子植物新分类系统被称为"郑万钧系统",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40年代中期,他和胡先骕先生定名水杉新种,轰动国内外学术界,被认为是世界植物学界重大发现之一。不少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不辞辛苦,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参观考察川鄂边境一带的神奇树种。1992年初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巡视中,参观深圳仙湖植物园时说:"有一种古代树种,叫水杉,现在全国都有了,有一棵很大的,在三峡附近。"小平同志所指的那棵树,就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下街口的"世界水杉之王"。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尼泊尔时,将两株水杉作为友谊之树,亲手栽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而今珍稀孑遗树种水杉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万钧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林学家和树木分类学家,而且是一位令人崇敬的林业教育家。自1939年12月由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至1961年12月,他先后在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林学院任教整整22年。在教学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结合,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林区调查实习,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担任南京林学院领导职务后,尽管行政事务繁忙,他仍坚持教学,带领学生到南京郊区和安徽琅琊山实习,还招收研究生,开设森林地理学、植物拉丁文等课程,并指导论文写作。他对学生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但对学生的缺点从不当面训斥,总是谆谆教导,启发学生提高认识,自己改正错误。几十年来,他倾心林业教育事业,言传身教,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1962年,郑万钧先生奉令调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后任院长)。在科技管理岗位上,他尽职尽责,为国家级林业科研院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坚决贯彻林业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强调一切工作从调查研究入手,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单位调查了解林业科学研究现状,分析问题,思考对策,在此基础上制定林业科技发展规划。鉴于中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短缺,他特别重视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的研究,深入林业科研、生产第一线,考察湿地松种子园的建设、马尾松飞播造林、木麻黄人工林速生丰产、桉树良种造林,提出了速生丰产林建设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郑万钧先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技术资料和科研成果。他辛勤耕耘,发表了60余篇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论文和多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专著。其中,凝聚毕生研究成果主编的《中国植物志》第七卷《裸子植物门》,1978年出版后,深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1981年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73年底组织力量编写中国最重要的一部造林专著《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1978年出版后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郑万钧先生晚年还组织人力编写《中国树木志》。这部专著计划分四卷出版,其内容广泛,专业性强,任务相当繁重。但他不顾年迈体弱,亲自撰写大纲,亲自阅读、反复修改和确定了前两卷的文稿。由于过度操劳,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身患重病,住院治疗。1983年7月25日,郑万钧先生未能等到他主编的这本巨著问世,十分遗憾地与世长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惦记着手头尚未完成的工作。在郑老科学精神的激励下,树木志编委会成员和主要著作者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无私的思想情操,始终如一地参与书稿撰写和审读工作,终于在今年郑老诞辰100周年时,将这部林业基础科学的宏篇巨著完整地奉献给读者,完成了郑老的遗愿。今天我们在纪念郑万钧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举行《树木志》四卷首发式,这也是对郑老最好的纪念。

郑万钧先生热爱祖国,追求进步,追求真理,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青年时代,他渴望获得科学知识,怀抱科学救国的理想。新中国成立后,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领会到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能把自己的科学知识奉献给人民,所以他由衷地拥护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年近半百而要求进步,以"青年团之友"的特殊身份被批准参加青年团的活动,和青年学生平起平坐读文件、听报告、讨论问题,被誉为追求进步的老青年团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毅然决定让自己上中学的两个儿子参军打仗。195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与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遭受严重打击,不只是受批判和下放劳动,还痛失爱子郑斯绪。但文革后,他把这一切苦难埋在心里,从不与人诉说,更不怨天尤人,对党的事业仍然一如既往忠贞不渝,这正是郑万钧先生对党无限忠诚、对祖国无比热爱的真实写照。

回顾郑万钧先生一生辛勤耕耘、执着创新、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学术造诣的精深、情操品德的高尚和事业贡献的卓著。他是我国老一辈林学家的杰出代表,是我们科教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郑万钧先生,就是要大力弘扬他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献身科学,光明磊落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勤勤恳恳,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高贵品质,激励广大林业科教工作者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应有的成绩。

当前,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新征程中,林业科教工作者肩负着科教兴林、人才强林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推进和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科技工作难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储备不足;科技资源分散,成果缺乏共享,未能充分发挥效益;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体制和政策障碍尚多,影响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合理利用。针对上述问题,国家林业局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专门召开全国林业人才工作会议,对林业人才、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在科技方面,要通过组织实施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林业生物技术与品种战略、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六项林业科技工程和一批重大的、紧迫的、关键性的、突破性的、标志性的、具有带动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全面提高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林业快速发展。

同志们,让我们以老一辈林业科学家为榜样,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不辱使命,为加速林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把我国林业推向快速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