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在京举行

时间:2009-05-22 22:11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员 点击:

  

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007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冯长根出席了发布会。白春礼发布了学科进展情况,冯长根发布了科技期刊发展情况。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领导,中国科协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参加学科发展专题研究的全国学会首席专家、发展报告主编及全国学会负责人,有关图书馆、出版社、期刊编辑部负责人和70余家媒体记者共400余人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宋南平主持。

建立每年一次的学术建设发布会制度,是中国科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展示学科发展风貌,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引领学科发展方面的导向性和权威性,所实施的一项重大学术建设举措。本次发布会发布的主要内容是向社会发布我国30个一级学科进展和中国科协892种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其中,学科包括力学、化学、空间科学、地质学、地理学、心理学、环境科学技术、资源科学、机械工程、 农业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技术、航空科学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纺织科学技术、材料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林业科学、水产学、医学、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体育科学等30个一级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反映的总体特点和趋势。

2006年,中国科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连续4年组织有关全国学会编写《学科发展蓝皮书》的基础上,启动了学科进展研究及发布项目。该项目计划每年组织并资助20-30个属自然科学一级学科的全国学会对本学科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编纂出版学科发展报告。各学科发展报告的编撰间隔周期一般为两年。2006年,中国科协遴选并资助了中国力学学会等30个所属全国学会首批开展学科发展研究,编撰完成了30本相关学科的发展报告。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6-2007)》。

这套由31卷、近800余万字构成的学科发展系列报告(2006-2007),对有关学科近两年来国内外科学前沿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回顾总结,并科学评价了近年来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等,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性;展望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本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瞻性;报告由本学科领域首席科学家牵头、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究,集中了本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学术上的真知灼见,突出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学术性。这是参与这些研究的全国学会和科学家、科技专家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学术风尚和科学责任的体现。

据发布人介绍,通过对力学学科等30个学科的综合分析,这些学科呈现出如下6个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1.基础研究不断涌现高水平原创性成果。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及其研究团队在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分子生物学的发展。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打破了多年没有一等奖的记录,闵乃本、支志明分别领衔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 、"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项目成果,都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双双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促进了我国化学、力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进步。

 2.应用基础研究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江泽慧主持的联合攻关项目"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新型竹质装饰材制造和竹炭材料制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上取得创新与突破,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程国栋主持的"青藏铁路工程与多年冻土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为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杰出科技成就奖。

3.高新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日趋缩小。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一代战斗机--歼十2006年公开亮相,标志着我国航空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05年,"神舟"6号飞船再次成功载人上天并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在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纳米、信息技术等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4. 工程技术更加注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孙宝国主持完成的"重要含硫食用香料的研制"项目,实现了制约我国硫醇、硫醚、二硫醚类香料生产的一系列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实际应用于7种重要含硫食用香料的生产,该研究成果获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近年来,我国在农业工程、水产养殖、化学工程和食品科技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5. 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力学学科与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等学科相互促进、交叉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物理力学、生物力学等交叉学科,并在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如"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研究"等。另外,化学、地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也有重大进展。

 6.学科发展整体水平仍须大幅提升。从整体来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的环境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比较弱,赶超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任重道远。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7)》表明,目前我国共有科技类期刊近5000种,其中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共892种,占总数的18.6%。据《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在我国总被引频次大于1000次的210种科技期刊中,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就有132种,占62.9%;影响因子大于1的93种中国科技期刊, 54种属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主办,占58.1%。可以说,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科技期刊的总体学术水平,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贡献。此外,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自1979年起,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共创办了40余种英文版学术期刊,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学科覆盖面广,年均发表论文约23万篇,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和出版界不可或缺的刊群。《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7)》总结了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特点,分析了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技期刊5个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即,质量精品化,运营集群化、手段信息化、市场细分化、竞争全球化)。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的发展,2006年,中国科协启动了"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并按A、B、C三类设立了专项资金予以资助。其中,A类重点资助那些欲发展成为本学科领域世界知名科技期刊的刊物,B类重点资助那些欲发展成为我国学科或专业领域领衔科技期刊的刊物,C类重点资助精品科技期刊队伍后备力量刊物。2006年度,中国科协共资助106种科技期刊,《数学学报(英文版)》等5种期刊获得A类资助,《应用数学学报》等40种期刊获得B类资助,《物理学进展》等61种期刊获得C类资助。

 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国科协七大召开以来,中国科协十分重视学术建设,坚持以促进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为目标,以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性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尊重首创精神,明确创新导向,活跃学术思想,鼓励学术争鸣,创造良好的学术民主氛围,努力搭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学科发展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逐步打造学术交流品牌。据介绍,今后,学术建设发布会将定期于每年3月初召开,向科技界和新闻界公开发布上一年度相关学科进展等情况,建立权威性学科进展发布机制和平台。(中国科协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