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18日,2025上海竹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林学会主办,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上海市林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寰域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竹工艺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并得到浙江省竹产业协会、《世界竹藤通讯》编辑部、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湖南省桃江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聚焦核心议题,共商发展大计
研讨会以“‘以竹代塑’——竹产业创新发展与竹乡振兴”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行业领导。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副秘书长曾祥谓,竹子分会理事长蓝晓光,上海市林学会理事长钱伯金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赵树丛理事长会见了优秀竹产品企业代表,肯定了他们在行业创新中的卓越表现。
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曾祥谓在开幕致辞中高度肯定了竹子的战略价值。他指出,竹子作为可再生、速生、固碳能力强、应用广泛的生物资源,是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的理想载体。我国竹产业已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年产值规模突破5000亿元。面对当前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待提升、高端装备智能化不足、高附加值产品有限、发展模式需创新等挑战,曾祥谓强调,中国林学会将协同各方,紧密围绕国家“以竹代塑”战略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科技攻关,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组织协同创新;二是完善标准体系,构建更先进、完善、国际化的竹产业(特别是“以竹代塑”产品)生产、质量与检测标准;三是促进融合发展,推动竹产业向创新化、特色化、健康化方向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开幕式由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理事长蓝晓光主持。
前沿思想碰撞,创新成果荟萃
学术报告环节精彩纷呈,集中展示了竹产业科技前沿与创新应用:
产业升级与路径探索: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于文吉研究员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竹产业链重塑路径,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傅万四研究员解析了竹业装备现代化对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杠杆效应。
于文吉研究员(左)、傅万四研究员(右)作报告
“以竹代塑”核心突破: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唐启恒副研究员聚焦竹纤维复合材料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南京林业大学许斌副研究员阐述了引领竹材高值化绿色发展的技术突破。
唐启恒副研究员(左)、许斌副研究员(右)作报告
资源高值化利用:浙江省林科院贺亮研究员揭示了竹叶资源高值化利用及生物功能评价;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谢锦忠研究员分享了竹林下竹基食用菌高效培育的生产实践。
贺亮研究员(左)、谢锦忠研究员(右)作报告
多元化应用拓展:浙江惠林公司技术总监张元超汇报了“以竹代粮”的竹源饲料开发与应用;上海佳峰公司总经理刘谦介绍了新型涂装技术“珀璃漆”如何开启竹材应用新纪元。
张元超总监(左)、刘谦总经理(右)作报告
区域模式与融合发展:湖南省桃江县副县长曹玉玲分享了地方共推“以竹代塑”的实践;福建省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志华阐述了“聚焦一根竹,深融四篇章”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四川农业大学陈其兵教授探索了“以竹代塑”背景下竹文旅康养产品创新;北京中竹文化公司技术总监邵长专提出了“竹居城市”理念在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中的时代意义。
曹玉玲副县长(左)、刘志华副局长(右)作报告
陈其兵教授(左)、邵长专技术总监(右)作报告
搭建转化桥梁,凝聚行业共识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企业竹文创产品展示区。本次研讨会通过搭建产学研用高水平交流平台,有力加速了竹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对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科技赋能的历史机遇下,竹产业必将释放巨大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强劲的“竹业智慧”。
与会代表参观企业竹文创产品展示区1
与会代表参观企业竹文创产品展示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