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产学研能力,促进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领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2025年9月15日至19日,中国林学会承办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专业技术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吉林省吉林市成功开班。中国林学会组联部主任秦向华出席开班式并围绕本次高研班举办的背景、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等方面作动员讲话,北华大学林学院院长郑金萍出席开班式并致辞、讲话,来自全国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50余名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高研班。



开班式
本次高研班聚焦全国林草湿荒普查方法与技术、无人机技术应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森林类型及变化遥感AI识别技术、三维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实践、基于北斗的物联感知应用、森林碳汇遥感计量监测方法与技术、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测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精心设计研修课程,邀请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林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田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赵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黎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颖、西安瑞特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崇贵、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晓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吴发云、东北林业大学正高级实验师周源、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徐光彩、中遥天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斌、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鄢诗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工程师杨彦臣、西安瑞特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绪鹏,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分别以“全国林草湿荒普查--森林资源图斑及属性调查”、“森林资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应用示范”、“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从地面无损观测到区域时空监测”、“森林碳汇遥感计量监测方法与实践”、“森林类型及变化遥感AI识别”、“基于数据中台驱动的林草资源调查内外业一体化协同作业系统”、“森林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测”、“星-机激光雷达森林资源监测应用”、“无人机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领域应用探索实践”、“三维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样地调查中的应用实践”、“基于北斗的物联感知在森林资源调查的应用”、“手持SLAM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碳汇计量实操培训”、“林数字化样地监测技术”、“样地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实操培训”为主题,从理论、实践、技术转化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授课。


专家授课
本次高研班遵循“课堂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分享与自主反思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案例解析、现场教学、学员论坛等多种授课形式,组织学员前往北华大学新林科教育实践基地完成室外教学任务,包括“手持SLAM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碳汇计量实操培训”、“林数字化样地监测技术”、“样地调查数据采集系统实操培训”等实操培训课程。学员们积极交流,深度学习和研讨专家们的报告内容。
此外,高研班严格遵守《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多次强调培训纪律、培训学风,严把考勤关,制定了学员结业考核办法及课程内容相关的考核要求。

现场教学及学员论坛
授课专家表示本次高研班纪律严明,课程内容安排合理、实用性强,学员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交流。学员们也对本次高研班满意度非常高,纷纷表示授课内容丰富,学习内容系统全面又贴合工作实际,实践性强,注重实操,组织管理有序。
本次高研班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的子项目,是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要抓手,对于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次高研班累计培训50余名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专业技术转移转化、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产学研能力,促进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领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有助于培养更多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专业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建立一支具备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专利、科技评估等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