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第三届栎类学术及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报告厅开幕。大会以“增彩延绿,共‘橡’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栎类领域众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共同聚焦栎类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为推动栎类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本次大会由中国林学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国林科院联合主办,中国林学会栎类分会、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北京林学会承办,《林业科学》编辑部协办。开幕式上,中国林科院院长汪阳东、中国林学会秘书长文世峰发表致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一级巡视员王小平致辞并主持开幕式。
汪阳东表示,栎树是我国从温带到热带阔叶林的重要建群种,也是材用、生态景观和经济用途的战略性树种,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虽拥有丰富的栎树天然种质资源,但科研、技术转化及产业实践的协同性不足,其育种、培育、经营等研究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远远滞后于国内杨树、落叶松、马尾松等其他树种的研究。随着珍贵树种受到越来越多重视,栎树研究迎来战略机遇期,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建高效协同体系、明确研究重点,实现我国从栎树资源大国到科研与产业强国的跃升。同时,未来还需以国家需求和林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加强政策和资金引导力度,提升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持续推进栎树研发队伍建设,久久为功,实现我国栎树资源大国到科研与产业强国的跃升,让栎树资源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的需求,为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增长贡献中国智慧。
文世峰表示,中国林学会自2015年起便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着手组织栎类经营研究,后续成立的栎类分会搭建起产学融合平台,在栎类研究、保护、利用及人才培育等方面成效显著,得到林业系统内外高度认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善之区,实施“增彩延绿”工程,推进百万亩绿化造林、林下补栎等重大林业工程,将林业建设从“绿化”推向“美化”。而栎类作为北京第一大类树种,“林下补栎”是战略性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在生态、景观、功能层面意义重大,对北京建设花园城市具有重要价值。面对当前栎类研究迎来的战略机遇期,希望与会代表充分利用大会平台,分享最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为推进栎类事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王小平表示,可用4个数字体现北京园林绿化成效。一是北京森林覆被率已达45%,提前十年完成了2035年目标。二是北京现有公园数量超1100个,已成为“千园之城”。三是北京目前发现并记录鸟类数量527种,位居G20国家首都第二位。四是2024年年底,北京逛公园、登山人数约5.14亿人次,亲近自然活动已成为北京居民的生活时尚。栎类是北京重要的乡土树种,面积与蓄积量均超总数的20%,分布有栓皮栎、蒙古栎等6种,松栎混交林是北京最重要的森林生态类型之一。将栎类建设成为北京山地生态系统的旗舰树种,已成为北京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启动了“林下补栎”专项行动,预计到2025年年底共林下补栎约1000万株。2025年4月19日,北京、河北、山西共同发起了“迎豹回家 共‘橡’自然”专项行动,通过打造以栎类为骨干树种的生态系统,为华北豹的猎物补充口粮,完善食物链,推动华北豹回归“老家”。预计2035年以前,专项行动将在5000平方公里的华北豹潜在栖息地营造栎类2500万株。

本次会议内容涵盖栎类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栎类的起源、进化与保护,栎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制,栎类苗木繁育与栽培,栎类林分可持续经营与固碳,栎类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栎类木材性质与利用,“三物”(动物、植物、菌物)融合下的栎类产业,栎类在国土绿化中的作用,栎类食饲资源开发与产业融合等,全面覆盖栎类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核心方向,为参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流探讨空间。
大会设置了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研究生论坛及成果展览等丰富环节,打造多层次学术交流场景。特邀报告环节由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建刚主持,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军辉围绕栎类树种的“伙伴树种”,分享“珍贵树种云杉遗传改良与高效培育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院长、教授贾黎明聚焦“栓皮栎人工林培育的研究与实践”解读产业应用;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则解读栎类与华北豹的关联,阐释“迎豹回家”的生态意义,把动物保护放在更广阔的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为大会奠定高水平学术基调。专题报告阶段,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栎类领域关键课题深入探讨,如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杨秀清分析“栓皮栎功能性状及海拔适应性”,浙江大学教授陈军研究栎属基因组进化问题,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此外,大会还特别开设研究生论坛,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助力栎类领域人才梯队建设。

同期举办的栎类产品文化展与“十四五”栎类科研成果展,通过实物与图文结合的形式,直观呈现栎类产业发展成就与科研突破,为参会者搭建产学研对接桥梁。


与会者认为,在十五五期间,急需针对栎类设立国家级重点研究专项,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研究,为栎类资源的科学保护与高质量利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本次大会的召开,为栎类领域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对推动栎类学术研究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我国栎类事业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11月2日,与会代表到平谷区国有林场管理中心大虫峪分区栓皮栎大径材经营示范林、栎类科普馆、栓皮栎种质资源圃,实地开展探讨与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