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科创中国”酸枣产业科技服务团团长、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秦富仓院长带队赴内蒙古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投公司”)、中国林业集团(以下简称“中林集团”)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三方就酸枣产业技术研发、投资合作及产业链延伸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共谋产业发展路径,为推动内蒙古酸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与经济协同增效迈出新步伐。
酸枣产业科技服务团专家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交流
秦富仓院长在座谈会上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和酸枣适生区,全区酸枣人工种植面积已超1万亩,但在品种选育、智能化采收、生态经济协同等方面仍面临技术瓶颈。2024年依托中国林学会启动的“科创中国”酸枣产业科技服务团项目,成立了服务团专家团队,通过整合国内优势科研力量,推动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推广、智能化采收设备研发等工作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通过此次与发投公司、中林集团的洽谈合作,进一步打通了“科研-资本-产业”链条,探索资本带动的酸枣规模化、种植及推广新模式。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胡永宁副院长指出,基于目前的酸枣种植现状,内蒙古酸枣产业需聚焦“抗逆、丰产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生态经济型栽培技术推广”。希望在未来依托发投公司的融资平台和中林集团的产业资源优势,建立具有区域带动性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同步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政企研学用’的联动方式,破解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中林集团内蒙古区副总经理苏蕾结合企业在林业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生态+产业”双驱动发展模式。苏蕾副总经理介绍了中林集团在贵州黎平县实施240万亩国储林项目,同步建设生态产业园,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双赢。他表示,此次合作也可借鉴此类经验,发挥企业在全产业链构建方面的优势,探索内蒙古酸枣产业发展与碳汇交易结合等创新发展模式。
发投公司王卫中董事长表示,发投公司将发挥企业在投融资方面的优势,依托农牧业及公路投资项目,通过构建“企业+科研+项目”的协作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促进科研成果落地,为酸枣产业注入发展动力。
通过此次三方座谈,“科创中国”酸枣产业科技服务团期望带动内蒙古酸枣产业步入“科技+资本+生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整合科研创新、资本运作与产业资源,推动内蒙古地区酸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