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28日,第四届中国林草计算机应用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大会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林草领域的应用,共设置了1个主会场与8个分会场。来自中国工程院、全国各级林草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部门、全国各林业及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焦李成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黄华国教授以及咸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赵强社局长5位专家分别作主旨报告,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秘书长、中国林科院资信所副所长张怀清研究员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主旨报告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作了题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的报告。陈军院士总结了自然资源部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业务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是龙头、调查监测是基础、陆海统筹为根本、基础测绘为支撑”,编写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组织开展了试点示范、凝练了自然资源监管涉及多源数据资源、多种算法模型、多类业务场景、多级任务分工导致出现数据时效性不强、系统复用率不高、人力成本投入大等问题,初步形成了“知识为引导、算法为基础、服务计算为支撑”的良好协作机制,构建了数据汇聚贯通、处理协同交互、知识共建共享的自然资源时空监测云平台,他在报告中指出,林草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上做到“用时空形象说话、在三维空间判读、凭时空知识决策”,更好地履行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使命。
主旨报告二
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大模型技术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作为最近教育界、学术界和工业界热议的话题,具有赋能千行百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备受关注的ChatGPT,核心则是第三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报告介绍了以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模型为基础的ChatGPT发展历程,大模型计算的研究进展,阐述人工智能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对于大模型计算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展望。焦教授的报告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认识,还为林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智慧林草建设中的挑战和机遇。
主旨报告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作了题为《机器人自动式三维重建》的报告。利用移动机器人对未知室内场景进行自主三维扫描与重建,相比于人手持扫描,机器人自动扫描具有不易疲劳、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报告提出了基于单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的三维场景的自主探索与重建方法,能够对未知场景的探索、重建和理解在一次规划中完成,通过虚拟与真实场景的实验结果,展现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这些成果为林草信息化建设中的三维建模、数字孪生和元宇宙等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旨报告四
北京林业大学黄华国教授作了题为《森林生态空间网络(ForEcoNet)构建与黄河流域森林碳储量优化》的报告。报告聚焦黄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黄河流域森林生态空间网络(ForEcoNet),通过将森林斑块表示为节点(源),边缘(廊道)则代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协助提升整体森林碳储量,提出基于节点碳存量和拓扑结构之间耦合协调的ForEcoNet优化,为优化黄河流域森林配置、实现增加森林碳储量的目标提供参考建议。这项研究通过将复杂网络理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结合,为区域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主旨报告五
咸阳市林业局赵强社局长作了题为《高质发展长效运行--咸阳市智慧林业在数字碳汇中的应用成效》的报告。报告从咸阳智慧林业建设背景、总体概述、建设内容、建设成效、未来规划五个方面介绍当前咸阳智慧林业建设成果,在森林碳汇监测精准化、林业资源数据汇聚全面化、基层业务活动日常化、火灾及病虫害防线巩固、林长制考核制度完善及绩效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咸阳市林业局在林业碳汇监测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为全国提供了先进的示范模板。
总结
随着数字经济与林草工作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成为林草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迎来了智慧林草建设的新挑战、新机遇。来自各个领域的5位专家,通过各自独到的视角,为与会者深入解读了新时代林草信息化发展的新业态和新趋势。这次主旨报告会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数字化最前沿的思想碰撞,也为林草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描绘了更加清晰的蓝图,智慧林草建设也将迎来更多令人振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