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会员申请
邮箱登录
English

精准智能监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第四届中国林草计算机应用大会生物量估测与碳汇计量分会场

来源:中国林学会 发布时间:2023-09-04 浏览量:18871

2023年8月26-28日,第四届中国林草计算机应用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大会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林草领域的应用,共设置了1个主会场与8个分会场。来自中国工程院、全国各级林草信息化管理和建设部门、全国各林业及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第六分会场以“生物量估测与碳汇计量”为主题,就面向双碳目标的碳汇监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研讨。分会场报告由福建农林大学余坤勇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许福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4位学者作了特邀报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国防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5位学者作了专题报告,90余人参与了交流。

特邀报告01

北京林业大学张晓丽教授作了题为《天空地一体化立体观测助力森林精准碳计量》的特邀报告,围绕森林碳计量的重要性、估测关键要素、影响要素及解决途径,利用多模式高分立体遥感观测的单木三维结构参数提取,实现了主被动多源遥感协同的多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蓄积量监测,形成了单木、林分、区域多尺度一体化的地上生物量精细估算体系。

特邀报告02

浙江农林大学杜华强教授作了题为《竹林碳储量遥感监测及碳循环时空模型模拟》的报告,围绕竹林资源碳固定关键参数遥感反演、碳储量时空动态遥感估算、碳循环时空模拟等方面,提出了竹林碳汇多源遥感监测技术及模型模拟方法,探明了竹林碳动态遥感监测机制,突破了竹林碳汇遥感监测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完备的竹林碳汇遥感监测技术系统,实现了竹林碳汇多尺度精准监测和兼顾碳汇功能的竹林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时空决策。

特邀报告03

东北林业大学邢艳秋教授作了题为《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陆地碳储量的影响》的特邀报告,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对陆地碳储量的影响出发,介绍了Bookkeeping模型、3-PGS模型等碳库模型,提出了模型耦合与陆地碳储量估算思路,并展示了2000-2018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碳储量的影响。

特邀报告0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田相林副教授作了题为《依托机理模型搭建高时空分辨率精准森林碳汇计量平台》的特邀报告,采用逆向建模的方法,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复杂过程模型与多源数据库进行链接,模拟了森林区域尺度碳收支动态,预测并解释了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区域尺度的高时空分辨率森林碳平衡波动机制与风险。

特邀报告0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龙江平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极化SAR影像的森林储量定量反演研究》的特邀报告,针对南方复杂环境的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精准估测的问题,利用极化分解和极化域旋转等提取极化特征的方法,分析了极化特征与森林冠层结构的关联及其物理涵义,阐明了森林储量估测中特征提取、特征筛选和模型等关键问题对估测精度的影响,改善了基于极化SAR影像的森林储量估测精度和可靠性。

专题报告0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碳汇处王飞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科学有序推动林草碳汇开发》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国内碳交易市场和相关碳汇成果,结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在碳汇方面上的具体实践与探索,对项目开发交易流程、开发类型、产权收益以及配额交易和碳汇交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专题报告07

国防科技大学蒋馥根博士作了题为《耦合ICESat-2与多光谱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的报告,以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星载激光雷达和多光谱数据提取遥感特征变量,结合多种变量筛选方法优化建模变量组合,分别构建参数模型、非参数模型和集成学习模型进行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提出了耦合光学遥感变量的高精度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制图技术。

专题报告08

南京林业大学李陶博士作了题为《基于树种多样性与林分空间结构知识估测碳密度》的专题报告,以森林质量评价指标为起点,结合森林资源的连续清查数据,考虑树种多样性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树种多样性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预测森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的新方法。

专题报告0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张廷琛博士作了题为《一种融合多特征准则的PolSAR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特征筛选方法》的报告,针对PolSAR数据森林地上生物量(AGB)估测的问题,考虑极化特征间信息冗余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评价准则算法—顾及自相关的多准则融合算法(MCA),利用了L波段ALOS-2 PALSAR数据开展杉木人工林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

总结

碳汇计量与核算是实施全球碳交易、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贡献、评估碳达峰和碳中和进展的重要基础。分会场聚焦林草生物量精准估测、碳汇计量与碳汇开发等关键问题,就森林生物量天空地一体化立体估测、竹林碳储量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陆地碳储量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碳汇)计量与碳汇开发等,探讨交流了林草生物量的遥感监测、碳循环模型、碳汇平台与市场开发等理论与方法,为林草生物量精准估测和碳汇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